“缺乏人才,招不來,招來了又留不住”,這是中小民營企業向我們反映的最多的問題。企業在發展,在擴張,人才培養和引進是最困擾企業的,其實企業表面缺的是人才,實際缺的是一套引進和管理人才的機制。“筑巢引鳳,沒有梧桐樹,哪來的金鳳凰”?
“兄弟咱倆一起干,我不會虧待你的”!“老板你放心,我一定會好好干”。民營企業在人才引進方面更多靠的是老板人格魅力和格局,沒有談分配,談目標,談考核,談的是關系,談的是感情。一旦進入企業之后雙方發現都不是當初想象那樣的美麗,老板覺得沒有給企業帶來什么大的改變,對方也覺得企業沒有兌現“不會虧待”的承諾,導致高興而來,反目而去。
那么民營企業應該如何引進人才,什么是人才引進的機制呢?其實要想把人才引進的機制做好,那么首先要知道人才在進公司時關注企業哪些方面,然后我們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滿足。在我們對3000多家企業的調研發現,優秀的人才最關注的是以下7個內容:
企業的愿景,企業的未來規劃和發展目標(發展意味著機會)對于優秀的人才來說,一個沒有位置的企業沒有任何吸引力,因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寬闊的平臺。
進入企業我具體做什么工作,我的責權利是什么?(清晰的崗位職責)。
對我的要求是什么?(績效考核),績效考核沒有做或做不清晰,企業就會出現不干活的人比干活的人多,優秀的人才一看,都不愿意來,環境太差。
薪酬分配是怎么樣的,發工資要有科學的依據和標準,同時需要有激勵性和驅動力。
我在企業里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怎么樣的?未來的的出路在哪,我做到什么標準能晉升,什么標準會降級。
進入企業如果不勝任是否有支持,完善的培訓體系。
企業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是不是有自己相應的用人標準,是否有完善的招聘體系。
如能把以上7個內容清晰標準了,優秀的人才一看,就能知道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和自己的是一致的,來了也知道做什么,做到什么程度,給多少錢,能力不夠還有培訓有支持。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流程和管理體系,優秀的人才才會有安全感。